封面新闻记者 杨芮雯 摄影报道云天华成
近年来,旅游列车逐步兴起,服务质量不断提升,受到银发旅客青睐。
7月8日,四川省印发了《做优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方案》),明确提出:到2027年,力争“熊猫旅游列车”累计开行数量不少于200列,游客数量不少于6万人次,开行数量和旅客运输量保持全国第一方阵,将银发旅游列车打造成四川旅游消费的又一张 亮丽名片。
如何通过旅游列车丰富旅游供给、增进老年人福祉、扩大服务消费?7月31日,省政府新闻办举行“支持做优银发旅游列车有关情况”新闻发布会,邀请有关部门介绍相关情况。
发布会现场
目标:
打造四川旅游消费标志性名片
力争2027年累计开行数量不少于200列
今年国家九部门联合出台了促进银发旅游列车发展的《行动计划》,四川出台《行动方案》主要有哪些方面的考虑?有哪些特色亮点?
会上,省商务厅副厅长尹奇志介绍,四川既有九寨沟、峨眉山、都江堰等世界级旅游景区,也有川剧、川菜、四川清音等优秀巴蜀文化,还有川酒、川茶、川丝绸等川字号特色产品。在依托四川丰富的“农商文旅体康”综合资源,结合省内五大经济区的季节、地域、文化差异,打造特色主题旅游线路的同时,还将巴蜀文化搬上银发旅游列车,深度融入车旅生活,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旅游选择,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消费优势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尹奇志 图源四川发布
《行动方案》将银发旅游列车适老化、绿色化、舒适化改造等项目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支持范围,培育银发旅游列车“蜀里安逸”消费新场景。探索制定银发旅游列车运行支持政策云天华成,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银发旅游列车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,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银发群体旅游险种,建立旅游列车服务后评价和表彰激励机制。通过一系列的政策“组合拳”,为银发旅游列车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
尹奇志提到,《行动方案》将统一打造“熊猫”和“锦绣山河”旅游列车品牌,其中“熊猫旅游列车”是核心发展目标,计划到2027年开行不少于200列,游客数量不少于6万人次,成为四川旅游消费的标志性名片。熊猫作为四川的代表性符号,将进一步强化品牌的地域辨识度。创新将成都安靖站打造为全国首个银发旅游列车专属始发站,提升银发旅游列车乘降组织能力。
“银发旅游列车开行的路线和时间,是经过周密计划和科学安排的,不会挤占公共铁路资源和春运等客运高峰时段。”针对市民的担忧,她补充道。
刘志新 图源四川发布
提升服务品质:
列车适老设施齐全
探索车上诊疗费异地医保结算
四川在开行银发旅游列车方面起步较早,且处于全国前列。目前,银发旅游列车在扩容列车供给、强化品牌打造、提升服务品质等方面,已采取了一系列具体举措。
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新表示,按照品质型、舒适型、普惠型三个梯级,创建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。目前,公司已构建了“熊猫专列”和“锦绣山河”两大品牌体系。“熊猫专列”定位为品质型和舒适型,其在第一代“安逸号”、第二代“什邡号”、第三代“成都号”的基础上,持续升级服务品质;“锦绣山河”则定位为普惠型,已推出第一代“岷江号”,与“熊猫专列”形成互补,满足不同消费层级的需求。
围绕银发客群的特点,列车优化了车厢的功能布局,增设了餐饮、娱乐车厢,并增加了卫浴、医疗设施,以适应不同消费层次银发群体的出行需求。以“熊猫专列·什邡号”为例,车厢内不仅开展了传统的变脸、茶艺、麻将等活动,还增加了健康知识宣传和讲座,增设了血压、血糖等健康检测设备,并组织了八段锦、耳穴操等健康活动。
而“锦绣山河·岷江号”则通过对既有普速客车进行适老化改造,专门增设了医务室,内设检查床、医药柜、冷藏柜、轮椅存放区和常备应急药品,为游客的旅途健康保驾护航。此外,列车还通过改造铺位爬梯、护栏和扶手,增加阅读灯、水杯储物盒,安装紧急呼叫和声光报警器装置,以及在卫生间内增设扶手等,提升了列车内设施设备使用的安全性。
自发行以来,这两辆列车均实现了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,平均上座率均在98%以上。其中,“什邡号”列车的相关运营负责人透露,如今游客满意度不断提升,预售已排到今年12月。
尹奇志补充,后续还将提升银发列车医养联动服务水平,建设银发旅游列车医疗康养服务专区,探索随车配备卫生健康服务团队,列车上产生诊疗费可用医保异地结算。
打造特色产品:
加快开发“巴蜀风物”人文特色线路
记者了解到,在旅游产品设计方面,目前已推出“魅力西南连线游”“大美新疆环线游”等多款畅销产品,线路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。在跨国线路方面,探索了“铁路+游船”“普速+动车”的模式,开行了“中韩山海情”“黔进异域老挝”等跨境旅游产品。此外,还开通了峨眉山至黄龙九寨的川青动车旅游专线。
刘志新透露,下半年将开行“成都—广元—阆中—贵州凯里—重庆—成都”线路,以“三国文化、民族风情”为主题,打造西南环线游,进一步丰富银发旅游线路和产品。年内“安逸号熊猫专列”拟再增开10趟成都至额济纳旗、成都至粤港澳大湾区,以及川渝贵环线等新线路,满足游客更多元化的出行需求。
如何以列车带动四川文旅,特色产品矩阵还在不断丰富。
汪宏 图源四川发布
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汪宏介绍,将重点围绕成渝高铁、西成高铁、成贵高铁、成昆复线(新成昆铁路)、川青铁路等,开发“快旅慢游”产品体系,着眼全国市场,加快开发“巴蜀风物”人文特色线路:串联重庆和四川的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等,打造沉浸式双遗体验铁旅产品。
着眼西南周边市场,加快开发“锦绣天府”生态特色线路:聚焦九寨沟、黄龙,光雾山-诺水河,攀西地区等,开行应季摄影专列和康养专列。着眼入境市场,加快开发“味美四川”美食特色线路:串联川菜代表性城市(成都、乐山、自贡、宜宾、泸州等),打造“上车学川菜、下车品美食”的体验。
丰富商文旅消费场景:
探索商品离境退税 发放银发列车消费券
在列车上也能边吃边玩边“买买买”。在推动银发旅游列车与“农商文旅体康”产业融合发展、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方面,四川采取了一系列举措。
尹奇志谈到,将强化资源对接,鼓励中华老字号、四川老字号、非遗创意产品,以及川酒、川茶、川药、川丝绸等川字号特色产品上银发旅游列车,探索在列车上开展商品离境退税业务。
建立特色产品直供渠道,支持线上预约、线下配送服务。在旅游列车上推广川菜文化,研发推出健康适老配餐。鼓励设置巴蜀文化主题车厢,支持地方表演团队上车,提供川剧变脸、清音等非遗代表性项目展示展演,为银发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。积极组织银发旅游列车运营主体参加服贸会、消博会等国内外展会活动,开展产品推介和市场拓展。
同时,鼓励有条件的市(州)、县(市、区)和企业积极参与改造,推出更多特色银发旅游列车,支持银发旅游列车新业态申报“蜀里安逸”消费新场景项目,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资金奖补,激励企业提质升级。另一方面,引导符合条件的各类平台参与银发旅游列车线路销售,拓宽线上营销渠道,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放银发旅游列车消费券,撬动市场消费。
李阳春 图源四川发布
便捷高效出行:
实现列车站点和旅游景区交通无缝衔接
老年游客乘坐列车玩得舒心、玩得便捷
乘坐便捷舒适的列车到站后,针对腿脚不便、精力有限的银发游客的特殊需求,四川在优化列车站点与景区衔接、推进景区适老化改造以及丰富游客文旅体验等方面,采取哪些具体措施,让老年游客乘着列车玩得更舒心、更便利?
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阳春透露,下一步,将从优化交通衔接、提升服务设施、丰富文旅体验、加强宣传推介等方面入手,推动银发旅游列车发展。
例如,推动常态化开行主要景区与列车站点接驳的公共交通,鼓励通过旅游包车等形式,实现列车站点和旅游景区交通的无缝衔接,提升银发游客出行便捷度、舒适感和安全性。
在推动景区适老化改造方面,进一步优化旅游景区无障碍通道、医疗急救体系、便捷支付服务窗口等适老化配置,增设一批大音量智能导览讲解设备和志愿服务队伍。鼓励有条件的景区为银发群体提供绿色通道、专业接待等服务。
“我们还将积极争取,对符合相关要求的旅游景区适老化改造项目纳入对应政策补助范围。”李阳春说。
此外,推动建立文创产品、特色商品直供渠道,支持无障碍支付、送货到座、送货到家服务云天华成,降低银发人群消费门槛。同时,还将实施“引客入川”计划,根据省际游客互送、资源互推情况,对相应机构予以激励,争取让更多银发群体乘着列车“乐游天府、畅游神州”。
配配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